父母的鉆石婚——真人真事
時間:2022-04-27 訪問量:1016
近日,編者有幸讀到入住長者陳爺爺夫婦的家屬陳永生先生的文章《父母的鉆石婚》,文中以樸素平實的筆觸,詳細記述了陳爺爺夫婦一生的故事,堅貞的“父母愛情”令人倍加感動,對千島山莊頤養中心的認可更是讓我們深受鼓舞,特將原文與大家分享。
《父母的鉆石婚》
六十年前的今天,一位鄉村教師和一名全國農業勞動模范幸福地結為連理。他們經歷了風風雨雨、饑寒交迫,經歷了努力拼搏、勤奮工作,也經歷了身體異樣、病患折磨,但他們始終如一地相互支持、相互幫助、相互攙扶著一路前行,走過了整整60年,走到了鉆石婚。
這就是我最崇拜、最敬愛的爸爸和媽媽。
爸爸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??恐约旱呐?,16歲考上了師范學校,師范畢業后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。
媽媽初中未畢業就積極響應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號召,回鄉參加社會主義建設。由初級農業社社長到高級農業社社長,區黨委委員兼紅旗人民公社社長,后來成為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和全國農業勞動模范。爸爸非常支持媽媽的工作,經常為媽媽出謀劃策。媽媽帶領群眾整合土地、挖溝修渠、種植果園、辦交通運輸、搞科學種田,使那時的集體經濟得到了很大發展,社員群眾的生活得到很大提高。媽媽支持爸爸到干校學習培訓,增長知識、提高能力。支持爸爸參加社會主義教育活動,經歷風雨,提高才干。兩個人真是一起努力、共同進步、比翼雙飛!
八十年代,爸爸擔任縣法院副院長、司法局副局長,媽媽擔任縣婦聯主任。九十年代,爸爸擔任縣老齡委員會主任,媽媽擔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,他們工作上相互支持,生活上相互照顧,在各自的崗位上積極努力地工作,為黨和人民做出了自己的貢獻。
陳爺爺夫婦年輕時合影
腦出血后遺癥的媽媽腦子時不時的混亂,記不清誰是誰,只認得爸爸一個人。是爸爸二十八年如一日,每天二十四小時無微不至地精心照顧,才讓媽媽幸福地生活到現在。
媽媽的一日三餐吃什么吃多少,吃多少蔬菜多少面食,吃多少細糧多少粗糧,這所有的一切,都是爸爸精心安排。媽媽幾點吃藥,吃藥需要喝幾口水,媽媽都聽爸爸的。媽媽一天走多少路,在哪里走,幾點開始鍛煉,幾點休息都是爸爸陪伴。媽媽幾天洗一次頭,幾天洗一次澡,洗澡不能超過多少分鐘,都是爸爸掐著表。媽媽一晚上睡幾個小時,幾點睡覺幾點醒,睡覺質量好不好,都是爸爸最關心的。
2018年2月,爸爸因勞累過度,半夜下床給媽媽倒水吃藥地時候不慎摔倒了。平時起床都要爸爸攙扶的媽媽,看見爸爸倒在血泊中不能動彈,竟然神奇般地自己穿上衣服自己下了床,又顫顫巍巍地拄著拐杖到大門外去叫人來救爸爸,這是多么大的精神力量支撐著媽媽來完成這一系列動作??!那可是冬天的半夜兩點。是媽媽救了爸爸一命。
經醫生檢查,爸爸沒有大礙,只是眉骨摔破了,但是摔的這一下讓爸爸多年的腰椎間盤病更嚴重了,爸爸也不能自理了。
千島山莊頤養中心,是老年人的福地。那里有健全的護理體系,多元的康復醫療、親人般地陪護團隊。經爸爸媽媽同意,我們來到這里。四年來,在千島山莊頤養中心和千島山莊醫院各個部門協同配合、精心護理下,爸爸媽媽的身體越來越好。調理得越來越好,心情也越來越好,非常幸福地在第二個家安享晚年,享受生活!
六十年,鉆石婚。多么地美麗,多么地美好,多么地美滿,又是多么地不容易??!
祝爸爸媽媽鉆石婚快樂?。?!
陳爺爺夫婦與護理員李延芳,牛蓉蓉,陳洪美合影。
下一篇:沒有了!